你好,今天是2024年4月26日 星期五 ,欢迎光临越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!
 

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偷倒的治本之道

信息来源: 绍兴日报       发布人:       发布时间: 2017-08-07       访问次数: 500


2017年8月7日 来源:绍兴日报  王学进

 

  借鉴“许昌模式”,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。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,确保财政补贴、土地优惠、税收优惠等政策惠及企业。建议开征建筑垃圾处理费,用来补贴企业,减轻企业的运行成本,保证企业有适度的盈利能力。  
  7月25日,气温达到40℃以上,在越城区亭山路上,四川籍环卫工黄长清面对马路边上成堆的建筑垃圾,怒斥偷倒乱倒者。消息见于7月26日《绍兴晚报》。时隔一周,8月2日晚报再次整版报道了市区偷倒建筑垃圾的乱象。仅上半年,越城区清运偷倒的建筑垃圾就超过700立方米,城郊接合部、僻静的马路边,甚至公园里……都成了建筑垃圾的偷倒之地。
  又一大公害!如果说前几年的印染污泥、建筑泥浆、建筑渣土偷倒乱象属于三大公害,那偷倒建筑垃圾就属于第四大公害。所幸的是,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整治下,前三大公害已基本得到了遏止。于是有人建议,能否借鉴治理建筑泥浆的经验,管好建筑垃圾?  
  按此建议,首先要开辟一个专用填埋场,用来填埋建筑垃圾,因为城区现有的大坞岙填埋场已经饱和。然后,再考虑将个体运输户纳入环保公司,增强执法力量,配齐配足监管设备,加大处罚力度,严惩偷倒者……这样一来,势必要造成土地资源浪费,加重行政部门负担。能不能换一种治理思路,譬如通过资源化利用,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?
  如果说生活垃圾是“放错了地方的资源”,那建筑垃圾更是“放错了地方的资源”。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《“十二五”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》,就提出要促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,积极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建设垃圾资源化利用。2015年底,商务部调研报告《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创新案例研究》指出,近几年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约为35亿吨,数量惊人,约占城市垃圾的40%。建筑垃圾迅速增加,倾倒、填埋等传统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土地,还有可能对土壤、地下水、河流、空气造成二次污染。
  数据显示,我国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填埋的建筑垃圾约占总量的98%,轻度分拣出废金属、废混凝土的约占2%,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%;而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高达98%以上。
  河南许昌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上走在了全国前列。为提高资源化利用率,许昌市专门制定了建筑垃圾处理利用的地方法规。在多项补贴以及政策支持下,看似毫无用处的建筑垃圾,被变废为宝,每年创造产值超过1000万元。据介绍,10年来,许昌市消化了4000多万吨建筑垃圾,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%,“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特许经营、循环利用”,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路。  
        借鉴“许昌模式”,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。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,确保财政补贴、土地优惠、税收优惠等政策惠及企业。建议开征建筑垃圾处理费,用来补贴企业,减轻企业的运行成本,保证企业有适度的盈利能力。

友情链接